xx3489@gmail.com
添加时间:责任编辑:张义凌实习记者牛仲逸“红三兵”后昨日上证指数缩量震荡,下跌0.07%,报收2903.65点,创业板指数上涨0.17%。盘面上,权重板块维持轮动格局,工程建设、钢铁板块较为强势,部分前期遭错杀医药股继续反扑。分析指出,从近期市场运行看,大金融板块爆发稳定人心后,大基建板块崛起则激发出市场赚钱效应,指数由此形成放量三连阳走势。但在2900点大盘仍有震荡整固需求,权重板块的轮动格局短期将成为主旋律。
此外,根据调研要求,各财险公司还需提供公司与每个P2P平台的合作协议书、已决赔款清单、涉及被保险人数最多的保险合同,以及P2P平台上单户赔款金额最大的理赔完整材料等。各财险公司要在9月10日前将调研相关材料报送至监管部门。“从这次调研内容来看,摸排行动可谓严谨、细化。”一家财险公司信保事业部人士对记者说,近期P2P行业的相关风险开始浮出水面,为避免成为风险的接棒者,的确有必要对相关保险业务进行排查与整顿。
界面金融:6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出现大幅调贬,央行则以喊话形式迅速稳定了市场信心,是否可以说过往导致人民币汇率弹性过低的情况已经有所改观?黄益平:最近央行大大减少了经常性干预,汇率弹性也较以前有所提高,我觉得央行做得很好。中国仍然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、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。“有管理的浮动”就是指基本上让汇率浮动,但如果接近心理边界,是需要干预的。目前来看,央行显示了充分的定力。
观众提问:张教授你好,我是咨询行业的,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和一些工业企业打交道。我身边有很多扎根在工业上面的朋友,慢慢地大家开始流传一句话,说中国是发达国家的粉碎机。比较自豪的一个说法。那您觉得中国的高端产业、高端工业继续发展的话,是否一定是竞争大过于合作?
界面金融:人民币汇率改革是否一定要在“好时机”推进?黄益平:对于“好时机”的判断并不容易。经济与政治要同时考虑,很多因素会影响所谓最佳时机的选择,甚至可以说没有最佳改革时机。学界过去一直以来对金融改革的时点上有非常大的争议。以往的观点是,要在宏观经济金融形势比较好的时候开放资本市场。后来发现,此时放开,虽然会出现大量资金流入,推动货币升值、资产价格上涨、经济繁荣,让开放效果看上去很成功,但也很容易忽视潜在的资金回流风险。经验表明,一些国家选择在“最佳时机”开放,恰恰为下一轮金融危机埋下了种子。所以,对于选择所谓“最佳时机”应该始终保持谨慎。反之,在经济有压力的时候开放说不定会收到更好的效果,因为此时会特别关注风险问题,在开放的同时完善监管。所以现在有一种观点就是要在不好的时候开放,这样的话才能防范后面大的危机。
问题就是张老师所说的,这个第三方如果不站出来,其实合作的双方是没有意见的。主持人:您刚说了咱们国家不同寻常的崛起,我们注意到了经济体量、综合实力,在您看来,还有哪些板块依然是需要加强的?张维为:我觉得是文化的崛起,我觉得中国到了这么一个时候了。以江浙一带为例,过去这么多好的古村落,由于种种原因,为了现代化给摧毁掉了,全建成钢筋水泥的房子,现在觉得是太可惜了。你到乌镇看一看,周庄看一看,多漂亮,过去那农村水乡都是这个样子的。